论文笔记 《Accurate Blur Models vs. Image Priors in Single Image Super-Resolution》

项目地址见这里:http://www.wisdom.weizmann.ac.il/~levina/papers/supres/
是ICCV13的poster paper。
上一篇说的那个ICCV13的oral paper的切入点很类似,都是针对模糊核函数。或者说,前者说完模糊核函数很重要,我们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恢复这个核函数啊,后者就把这个事情做了(所以一篇是poster一篇是oral咯。。)

这篇的思路很简单,提出了核函数很重要的说法,然后先通过实验效果验证了一下,之后再用公式推导从理论上论证。

下面大致贴一下论文的图。


$K_T$表示在从HR得到LR时候的核函数,$K_A$表示将LR恢复回HR时候用得核函数。有三个观察结果:

  1. 左上到右下的对角线是两个核函数相等,效果是最好的
  2. 偏右上的三角部分,恢复时核函数比较宽,所以恢复出来的图像过于锐利。
  3. 偏右下的三角部分,恢复时核函数比较窄,所以恢复出来的图像过于模糊。

出现这个结果其实也蛮直观的,以上面第二点观察为例,如果模糊时候的函数比较窄(也就是模糊系数比较低的),但恢复时候的函数比较宽(也就是模糊系数比较高),那么就会过度恢复,所以就过于锐利了。而上面的第三点观察就刚好相反了。

然后作者拿了一台相机拍照,并且通过工具估计出来它的PSF。之后做了实验,效果如下图:

PSF比bicubic的模糊效果要更强,于是用bicubic进行恢复时候就会恢复不足,显得模糊了。作者是想通过这个来说明,我们需要恢复的SR的kernel不是固定的,而应该是根据当时模糊的效果自适应地进行调整的。


最后这张图作者是想说kernel比prior要重要。看左边一溜的图就好。其中第二行和第三行都是用了最简单的prior,而三四五行用了的prior比较复杂,但是出来的效果是差不多的。所以就说明,找到了正确的核函数,prior影响就变小了。

最后作者的结论是,核函数很重要啊,所以往后的工作应该要研究怎么得到核函数咯。然后,同年的一篇ICCV就讨论了一个思路,并且中了oral。(这算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吗?)

很久没有更新网站,发现多了不少评论和问题,无法一一回复,如果现在仍有问题请再次留言 :) 2016.03.29